李建明
1、不要拿有限的生命,去学习无限的知识,要拿有限的生命去学习且应用知识。
感悟:不要以为知识学的越多就越好,多就杂,杂就乱,乱就迷惑。
学习知识,不懂得消化,知识只能是背负的累赘。
学习,消化,应用,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。
享受学习的过程和乐趣。
2、要实现“5”的目标,要有“10,11”的努力和积累。
感悟:有10、11的涵养和积累,才能游刃有余地表现出5的行为素质,才能活得轻松自在。
人活得累,出问题,在于目前明明只有5的实力,却妄想表现出11的成功,这是虚荣,这是入不敷出。
3、如果你活得不快乐,你为谁活着,就是谁的累赘。
一个人只有活好自己,才能活好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。
感悟:活好自己,让自己开心鲜活,父母也会为自己高兴。
4、一个人只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,不可能实现别人的价值,只能是帮助和推动。
例子:夫妻关系,妻子辞掉工作,放弃自己的追求,全心全意成就老公的价值。
结局:最终成功的老公,与没有自身价值的妻子失衡!
警示:你为谁活着,围着某个人转,捂住自己的眼睛,不去关注自己的心灵和需要,就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头驴,身体劳累,心灵干涸,失去自己内外的鲜活。
指示:女人不能丧失自己的美,女性的美体现为:美;媚;娇;羞。
常见例子拓展:亲子关系,父母把自身价值,压在孩子身上。
结局:孩子一垮,父母就垮。
警示:父母活出自己的价值和风采,自然能影响孩子。
5、顺其自然与顺应自然
例子:下雨,顺其自然是消极淋雨,等待雨停;顺应自然是积极避雨。
感悟:常说的顺其自然,带着更多消极的思想,有听天由命的
无所作为的意思。
而顺应自然,是在自然的规律上,有所作为。
6、性格不容易改变,但是驾驭性格的能力可以提高。
例子:一个人的性格,能撑到“5”不发火,超过后就
会发火。
当他提高了自己的涵养,就能达到“10”以后,
才会动怒。
感悟:提高涵养,就是提高自己的容量。
7、自恋的人拥抱自己,自信的人拥抱世界。
感悟:自恋与自信,表象上,都是感觉自己很好。
自恋是看得见自己的好,看不见他人,世界的好。
自信是能看见自己的好,也能看见且承认他人的好。
自恋的人不舍得修正自己,对自己动刀。
自信的人勇于剖析自己,修正、提升自己的不足。
警示:要时刻看清,自己是在自恋,还是自信?
做一个自信的人,而不是一个自恋的人。
8、人性三大要素:为所欲为,我行我素,即时行乐。
感悟: 西游记中,最能代表体现“为所欲为”的人物是孙悟空。
他一出生,就敢跳跃瀑布,敢当猴子王。
他的眼中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,敢拔定海神针,敢和天庭
叫嚣。
想要什么,就去做;怎么想的,就怎么去做。
这时候的孙悟空,也最为人们喜欢,因为他代替电视机前
的人们,在释放一些原始的欲望,挣脱一些束缚……
后来,孙悟空的所作所为,触动了天庭——社会的制度,
惊动了如来——自然的法则……
孙悟空承担了自己为所欲为的后果,被压上了五指山……
后来,又被观音和唐僧,用计,套上了紧箍咒……
反观人自己!
一出生,每个人的心中,都藏着一个孙悟空,原始的自己,
以本性为主导的自己。
踏入社会,每个人的背上,都压着一座五指山,家庭,学
校和社会的压力与背负。
每个人头上,都戴着一个紧箍咒,你在你的社会角色,文化素养中行事,紧箍咒就恍若不存在,超过了,违背了社会的制度,自然的法则,就会收到紧箍咒的惩罚。
一个人再有能力,再跳得高,有多少变化,也逃不出如来的
大手掌,如来的手掌,就是自然和法则,就是道……
9、绊脚石与垫脚石
石头,没有垫脚石与绊脚石之分,在怎么用,怎么看。
感悟:生活中,遇到给自己气受,给自己使绊子的人,可以把他当成自己的磨砺,提升自己素养的垫脚石。而不是与他敌对,过不去,看成自己的绊脚石。
10、人性心扉开启度
感悟:要勇于打开自己的心扉,但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空间、自由和独立。
心,不能在黑暗里萎缩,要在阳光下绽放。
一个人能独立,就意味着首先,自己能支撑得起自己。
与同宿舍的老师的交流:
1、中医:清、调、补
身有病,先清热解毒,调养身体,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。
心有问题,也是清除、调和、补充的步骤……